随着11月12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网球青年组男女团体赛事落下帷幕,首次设立的青年组赛场交出亮眼答卷——一批14至20岁的新秀在横琴国际网球中心挥拍角逐,用精湛球技展现中国网球后备力量的蓬勃生机,本届全运会的“引领”特色由此彰显。
网球项目青年组的创新设置,彰显全运会引领后备人才培养的深远考量,也是此前发布的《网球事业高质量发展改革措施》提出的大国家队、大青训的具体实践。本届全运会网球项目取消成年组团体和混双,增设青年组团体赛,明确14至20岁的年龄限制,同时要求单打赛场有14至17岁选手登场,精准对接2028年、2032年奥运周期人才需求。这些年轻选手在团体赛中锤炼技艺、凝聚集体荣誉感,为职业发展铺路。此外,以足球为代表的“三大球”、乒乓球、羽毛球、体操等项目同样设置了青年组,搭建起青训成果展示平台,推动各地加大青少年培养投入,让“全运育人才、奥运创佳绩”的人才链条更加清晰,推动体育后备力量培养走深走实。
“引领”同样体现在体育习惯养成、体育氛围营造方面。借全运会的东风,粤港澳三地10多个办赛城市都兴起全运热潮,赛场内外的全民健身展演、体育公益课堂,推动全民健身理念扎根基层、开花结果,彰显“全民全运、全运惠民”的初心使命,为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夯实基础。
圣火不息,引领不止。十五运会的“引领”之力,既体现在为竞技体育雕琢后备“尖兵”,也呈现于为全民健康浇灌“沃土”。从赛场直抵民心的“引领”之力,必将为“统筹推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探索路径,也终会为体育强国建设注入持久动能。(林剑)
编校:裴超
审核:张素琦
审核:张素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