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奥星空
  • 中国奥委会官方网站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官方网站
  • 首页
  • 协会公告
  • 体育产业
  • 体育要闻
  • 全民健身
  • 竞技体育
  • 地方体育
  • 政策法规
  • 新闻中心
  • 视频
  • 图片

更多协会列表

足球篮球网球体操射击射箭击剑手球垒球棒球举重柔道拳击摔跤田径游泳赛艇帆船冰球滑冰滑雪马术乒乓球羽毛球曲棍球自行车跆拳道空手道皮划艇铁人三项现代五项高尔夫橄榄球轮滑汽摩武术象棋围棋桥牌门球信鸽龙狮台球龙舟登山拔河飞镖毽球掷球藤球健美滑水潜水摩托艇保龄球风筝国际象棋体育舞蹈极限壁球板球软式网球钓鱼航空运动航海模型车辆模型无线电和定向健身气功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会体育记者协会老年体协企业体协

首页 >> 竞技体育 >> 正文

100天后相约成都!成都世运会进入冲刺阶段
2025-04-29 12:00 成都世运会执委会宣传部(开闭幕式部)

  4月29日是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开幕倒计时100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成都世运会坚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和“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努力向世界呈现一场“运动无限、气象万千”的世运盛会。

  发布会上,成都世运会组委会副主席、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静,成都世运会组委会副主席、四川省副省长杨兴平,成都世运会组委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成都市市长王凤朝就成都世运会的筹办进展进行介绍,并答记者问。


  27个竞赛场馆“能改不建”

  赛事筹办工作有序推进

  在竞赛组织方面,成都世运会设34个大项、60个分项、255个小项,在8个赛区布局27个竞赛场馆(场地),21个场馆竞赛团队已组建完成。竞赛单元日程基本确定,垒球、软式曲棍球项目将于开幕式前一天开赛。依托国内外赛事,已组织实施25场测试活动,有效检验器材设施、组织运行、属地保障等环节,为赛时平稳运行奠定基础。

  “筹办期间,坚持节约集约利用,竞赛场馆(场地)中有18个为既有场馆局部功能调整、9个依托湖泊公园临时搭建,没有新建场馆。”发布会上,王凤朝表示,“在满足赛事要求前提下,我们坚持‘能借不租、能租不买’,最大限度减少器材购置成本。


来源:MIK米克

  在服务保障方面,设置运动员村A区和B区,构建以客群体验为中心,覆盖礼宾、抵离、交通、食宿、医疗等各环节的服务保障体系。招募培训近万名大学生志愿者,统筹布局500余个城市志愿服务站点,为比赛和客群活动提供服务。此外,还开发了“世运通”应用程序,提供赛会资讯、气象交通等服务,今年2月已上线运行。

  针对兴奋剂检查,李静介绍,成都世运会期间计划在所有竞赛场馆和运动员村设置兴奋剂检查站,使用我国自主开发的中国反兴奋剂智慧管理平台,“中国制造”的干血点检查器材,对运动员的尿样、血样以及干血点,开展无纸化兴奋剂检查。“所有运动员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有可能接受事先无通知的兴奋剂检查。”李静表示。

  本届赛事中,中国体育代表团现已获得28个大项、152个小项的参赛资格,预计330名左右运动员参赛,是参加世界运动会以来参赛项目最广、参赛人数最多的一届。运动员既有专业运动员、国内院校、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俱乐部代表,以及中国残联选派的自由潜水、柔术、射箭项目的残疾人运动员等,将全面展示我国体育事业特别是非奥项目的发展成就与中国体育健儿风采。

  世运史上首次举行火炬传递

  促进多元文化交流互鉴

  本届世运会将举行世运史上首次火炬传递。王凤朝介绍,火炬传递将于7月26日举行,传递时间为1天,在三星堆博物馆举行火种采集暨火炬传递启动仪式后,依次在金沙遗址博物馆、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武侯祠、三苏祠、兴隆湖湿地公园等5个点位分段传递,总里程11公里,共120名火炬手参加。

  据悉,火炬手选拔工作已于3月正式启动,主要从优秀运动员及教练员代表、先进工作者代表、市民代表、国际友人代表4大类别中进行选拔,向辛勤工作在一线的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环卫工人等基层劳动者适当倾斜,预计6月完成选拔。

  体育赛事不仅是体育竞技的舞台,更是文化交流的盛会。成都世运会精心筹划各类文化体验活动,为世界各地的朋友们搭建文化交流的平台。

  “我们将精心策划、持续开展‘驻华使节四川行’‘外媒四川行’等对外交往活动,不断深化文化、艺术、教育、体育等领域人文交流,让更多国际友人走进四川、了解四川。”杨兴平谈道。

  成都还将串联熊猫基地、太古里、宽窄巷子等一批知名文化景区街区,策划推出国宝粉丝探访、烟火锦城漫游、蜀都文化揽胜等多条精品文旅线路,让来蓉运动员、技术官员等可以近距离观看大熊猫、参观城市博物馆、走进公园绿地。同时,围绕非遗文化、世运文化、天府文化,举办“世运・天府”文化艺术展,让各方来客感受中华文明、天府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世运村内,还将策划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互动体验活动,让参赛者沉浸式体验书画、蜀绣、皮影、剪纸等12项传统技艺。邀请街头艺术表演走进世运村,开展音乐成都文化互动交流活动,让参赛者感受国际音乐之都的独有魅力。

  同时,在成都东部新区的世界园艺博览园内精心打造了世运广场,设置体育项目展示体验区和主办城市文化展示区、美食区、舞台区等功能板块,为参赛者和各方游客提供“逛、玩、吃、购、看”一站式体验。8月12日,成都将在世运广场举办“运动员之夜”,设置文化互动体验、文艺展演、最佳运动员颁奖、大联欢等活动,为各方参赛者提供交流互动、增进友谊的平台。“赛事期间,世运广场将免费对外开放,欢迎各地朋友来成都乐享世运项目、感受特色文化。”王凤朝现场发出邀请。

  130个“世运空间”陆续开放

  全民共享世运盛会

  “体育赛事是拉动消费的新引擎。”王凤朝表示,成都将以世运为媒,构建多样化赛事消费场景。目前,已联动重点商圈、景区及生活消费平台,开展世运主题营销、提供世运专属优惠、推广世运特许产品,已开设线下特许零售店(点)超40家。

  据王凤朝介绍,成都还搭建科技赋能世运场景供需对接平台,吸引多家低空企业进军赛事经济,25款机器人产品“集结”竞技,230余项科技产品植入世运会服务体系,实现新技术新产品和世运会场景“双向奔赴”。

  为更好地服务境外游客,成都进一步提升入境游服务便利化水平,推动21个境外电子钱包在蓉实现移动支付,重点商户实现外卡支付全覆盖。在旅客聚集重点区域设立AI智能翻译屏,面向境外游客提供14种语言实时翻译、问询、金融咨询等服务。此外,成都推动离境退税增门店、拓品类、优流程,全市离境退税商店已增至429户,2025年入境游实现“开门红”。

  “我们结合世运项目测试赛、巡回赛,举办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2024 年共举办1.1 万多场次,吸引超4000 万人次参与。”杨兴平介绍说。

  随着成都世运会日益临近,一场全民参与的体育热潮也正在掀起。成都积极开展“万人千场”友谊赛、“世运新十二月市”全民体验、“跟着赛事去旅行”等系列活动,新建改造体育公园77个,建设社区运动角407个、天府绿道新空间830处,市民家门口的130个“世运空间”陆续开放,跑酷、飞盘、攀岩、射箭等新潮运动走进市民生活,“世运热”在社区、商圈、学校、企业持续升温。

编校:张雨菡
审核:张素琦
关于华奥星空 - 隐私保护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2003-2025 All-China Sports Federation Website. All rights reserved.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网版权所有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0105094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3071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198号


本网站由华奥星空(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制作及技术支持
客服及报障电话:010-67158866-800 联系邮箱:tizongwork@sport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