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的脉络里,足球宛如一条奔腾不息的活力动脉,将城市的灵魂与心跳紧密相连。城市为足球提供了生长的土壤与舞台,足球赋予城市鲜活的生命力与独特的魅力,二者交织共生,滋养着足球文化在各地落地生根。
2025年1月,第二批群众“三大球”精品赛事案例评选揭晓,浙江省足球超级联赛、广东省广州市“市长杯”三人足球擂台赛、广东省中山市足球联赛、重庆市业余足球联赛和青海省“大美青海·高原足球”超级联赛等城市赛事典型案例,勾勒出城市与足球交融的生动图景。
以足球之名打造民族赛事盛宴
青海省“大美青海·高原足球”超级联赛的大部分举办地在海拔2000米以上,玉树赛区甚至达到了3700米。高原地区的空气稀薄,但人们热爱足球的热情却始终浓烈。
2024年,青超联赛以“品牌足球赛事+特色农畜产品展销+特色文旅产品展示+特色文艺节目展演+线上线下宣传推广”的方式,展示青海高原独特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特色产品,为建设高原体育强省、打造青海高原足球独有亮丽名片助力。
除了以“小足球”带动“大产业”, 青超联赛在赛制设计上采用主客场双循环积分赛制,将所有比赛安排在周末或节假日,不仅方便业余球员参赛,还为各族球迷提供了共同观赛的契机。大家在观赛过程中交流互动,增进了彼此的了解。比赛过程中,每场比赛举行的升国旗唱国歌仪式,强化了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不同民族运动员在赛场上同场竞技,展现出团结协作、奋勇拼搏的精神风貌,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以特色赛事营造本土文化氛围
广东省广州市“市长杯”三人足球擂台赛,自1999年创办以来,已成为广州市群众体育赛事中历史最为悠久的足球盛事之一。
2023年,赛事吸引了11个赛区的众多队伍与球员踊跃参与。 11个赛区的预赛选址皆为本地标志性场地,最大程度地贴近市民生活,竭尽全力满足市民的参赛需求。在宣传推广方面,全面融入本土元素,官方媒体平台充分发力;各赛区精心设计带有鲜明广州特色的赛事物料,并联合本地媒体进行全方位报道;总决赛更是通过直播的形式,极大地扩大了赛事的影响力。
赛事还特别邀请了来自中国香港的劲锋足球队,与广州足协梯队以及“市长杯”公开组参赛球队展开深入切磋交流。双方借助友谊赛、技术研讨等多样形式,分享足球理念与技巧。这一系列交流活动,不仅有力促进了穗港两地足球文化的深度融合,极大地丰富了本土足球文化内涵,更为广州足球的发展注入了全新活力。
“市长杯”三人足球擂台赛成功营造出浓厚的本土足球文化氛围,让足球深度融入广州城市文化之中,增强了市民对本土体育文化的认同度与归属感,为推动广州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以职业体系构建业余足球赛事脉络
近年来,许多群众足球赛事积极探索,借鉴职业赛事体系,实现了群众足球赛事规范性、参与度的显著提升,有力推动了群众体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2023赛季,重庆市业余足球联赛进行了大胆革新,引入升降级机制,搭建起重超、重甲两级联赛架构,以此为核心,带动五人制、七人制、八人制等多种赛制的发展。同时,赛事主办方对业余球员的注册流程与转会制度进行全面优化,有效解决了业余足球赛事长期面临的管理复杂、球员流动性大以及处罚难以落实等问题,为联赛的有序开展筑牢根基。这一变革成效显著,赛事实现了对重庆市 39 个区县的全面覆盖,吸引了近千名足球爱好者积极参与。据统计,赛事的直接参与及间接受众人数突破 100 万。无论是在赛事规模上,还是地域覆盖范围和社会影响力方面,都实现了重大突破,赛事成为山城规模最大、参与度最广、影响力最深的足球盛会之一。
广东省中山市足球联赛同样借助职业赛事模式,实现了赛事的高质量发展。作为中山市最高水平的七人制联赛,赛事设立了超级、甲级、乙级三级赛事。不同级别球队依据比赛成绩实现升降级,极大地促进了各球队之间的竞争与交流。此外,主客场模式的运用,让各球队在不同场地展开激烈比拼,丰富了比赛体验。该赛事从 3 月底开始,持续4个多月,共有42支队伍、924名运动员参与,比赛场次高达223场,总直播观看人次达169万。
浙江省足球超级联赛为进一步提升办赛水平和组织能力,在赛季初期邀请具有职业赛事竞赛管理经验的专业人才,为各级赛事及参赛球队开展培训,有效提升了全省足球赛事的办赛组织能力。其中,杭州、温州、金华三地借助在浙超联赛中积累的经验,高标准完成了杭州亚运会足球赛事的竞赛工作,赢得了的一致赞誉。
群众足球赛事的开花结果,为各地足球爱好者提供了展示平台,激发了大众对足球的热爱,更对城市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期待未来有更多彰显城市特色、传承本土文化、促进交流团结的群众足球赛事来到群众身边,让足球在城市中留下更多精彩印记。(文/李鑫)
审核: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