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辉
近日,在深圳文博会聚光灯下,广东荔枝披上了“东方爱情果”的华美外衣,在熙攘人潮中惊艳亮相。展台设计以荔枝红为主调,巧妙融入唐风仕女元素,轻盈纱幔间,苏轼“日啖荔枝三百颗”的诗句与现代感包装交相辉映。观展者驻足流连,年轻情侣尤其对这款饱含千年情思的“爱情信物”表现出浓厚兴趣。荔枝这一古老果品,正借力文化叙事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年轻魅力。
然而,当荔枝以文化新姿赢得满堂喝彩时,同样承载厚重历史积淀的国产体育用品品牌,却在“讲故事”的赛道上显出几分滞重与犹疑。
回力、双星等老牌运动鞋曾伴随一代人成长,凝聚着鲜明的时代印记与集体记忆。但它们的品牌叙事似乎长久停留在怀旧层面,未能像“东方爱情果”一样,为这份记忆赋予契合当下年轻人精神世界的崭新内涵。部分品牌在国潮浪潮中,将龙纹、祥云等元素简单堆砌于产品之上,却缺乏深层文化逻辑与情感共鸣点的系统构建,陷入“符号化”的浅层表达。
反观成功案例,李宁品牌将创始人“体操王子”的传奇经历、以及中国体育崛起的集体记忆,提炼升华为“一切皆有可能”的进取精神,并通过“悟道”系列等产品实现具象表达,成功打入国际市场。安踏则持续深耕奥运资源,将其转化为专业与拼搏的品牌背书。这些例子清晰证明:体育产业从不缺少好故事,缺的是以时代语言重新诠释并将其融入品牌血脉的叙事能力。
国产体育品牌需借鉴“荔枝现象”的深层启示:文化赋能绝非对历史符号的简单复刻或生硬叠加,而是一场面向未来的创造性转化工程。
体育品牌坐拥的丰厚资产——无论是传奇运动员的拼搏史诗、陪伴国民成长的温暖记忆,还是中国体育从弱到强的宏大叙事——都需要被重新“编码”。关键在于找到历史荣光与当代青年价值追求(如自我实现、圈层认同、社会责任感)的精准契合点,并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数字化、社交化方式进行传播。正如荔枝将古典诗词转化为社交平台上的“甜蜜信物”,体育故事也需要找到自己的“情感开关”与“社交货币”。
文化自信的根基深植于传统沃土,其繁茂枝叶却必向未来伸展。广东荔枝以“东方爱情果”之姿成功焕新,为众多产业提供了鲜明参照:唯有以创新思维解封历史记忆,以真诚叙事连通时代心灵,沉睡的文化富矿才能转化为无可替代的品牌竞争力。体育产业同样不缺“好故事”,但急需挣脱陈旧叙事框架,让那些激动人心的拼搏、坚韧与荣耀,在当代语境中重新奔涌、澎湃流传。
审核:张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