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 萌 实 习 生 郑皓骏
2025年上海市青少年霹雳舞锦标赛、洛阳市第十五届运动会暨第七届全民健身大会霹雳舞比赛、济南市第十五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霹雳舞比赛……近日,霹雳舞赛事热潮席卷多地,一系列赛事吸引着大众目光,将在8月份举行的2025年成都世界运动会霹雳舞比赛同样备受瞩目,这无疑让霹雳舞在当下的火热程度只增不减。
霹雳舞的发展历程堪称一部逆袭传奇。自2024年巴黎奥运会成为正式比赛项目后,又成功入围成都世运会比赛项目。从曾经的街头运动到获得奥运资格,霹雳舞早已洗刷掉曾经的刻板印象,以全新的姿态成为体育产业里一股重要的新势力。
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青少年霹雳舞学员数量较成为巴黎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前增长217%。在国内,中国霹雳舞队选拔步伐加快,政策扶持也助力了赛事体系日益完善。目前,全国街舞从业者近300万,培训机构超万家,每年培训人次超1000万。种种迹象显示,中国霹雳舞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光明,正成为推动体育产业增长的强劲“新引擎”。
在霹雳舞的发展浪潮中,各地协会发挥了重要作用。成都市街舞运动协会会长李媛媛在采访中表示:“霹雳舞入奥后,我们协会将街舞编排融入本土文化,如三星堆、哪吒等元素,极大地提升了作品质量和文化内涵。如今的霹雳舞在中国早已有了新改变,成为了饱含中国特色与民族内涵的传统项目。”除了文化融合,协会在赛事举办方面也成果丰硕。每年举办的“快乐之星”街舞比赛,总参与人数约6000人,主要以行业推广为主要目的。该协会还积极与区县文体旅局或商场合作举办赛事,合作方提供经费和场地支持,协会则专注竞赛组织。与崇州市文体局的合作项目已成为典型案例,崇州提供经费和现场搭建支持,赛事在景区举办,有效带动了当地旅游经济。在与商圈合作模式中,商场提供场地和部分经费赞助,赛事虽为公益性不盈利,但能吸引大量人流量,街舞赛事如今在商圈大受欢迎。
此外,成都市街舞运动协会举办的收费型赛事“中国成都街舞公开赛”也在火热筹备中。该赛事报名费较低,每项在150元至200元,但奖金颇丰,霹雳舞第一名可获得5000元,齐舞第一名则为6000元。协会通过高奖金和公益性赛事相结合的方式推广街舞项目,吸引俱乐部和选手参与,逐步扩大市场影响力。赛事带动了区县和商圈经济,如崇州景区赛事吸引家庭参与,估算每人最低消费200元至300元,30%的参赛人员及家人需住宿,总带动经济约百万级别。
行业从业者也见证了霹雳舞的发展变迁。黑龙江唯舞街舞的联合创始人张喆谈道:“霹雳舞的魅力在于让所有人做自己,包容性强,适合不同年龄和体型的人群参与。”随着国家认可力度加大,行业逐渐被熟知,课程需求也与日俱增。2015—2020年是霹雳舞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参与者以兴趣培训为主。2023年,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发布了艺术专业考试方案,明确将流行舞(街舞)纳入考试范围,为行业注入新活力,年龄段扩展至大学和白领等群体。
据了解,目前霹雳舞行业以培训为主,赛事更多用于推广,经济来源主要靠培训。赛事分为全国IP分站赛、地方赞助赛和选手报名赛,盈利模式包括政府支持、赞助商和报名费。赛事规模从百人到上千人不等,盈利从一万到几十万不等。培训课程分为大课80元至120元和小课300元至500元每节,以一对一或一对三为主要形式。家长让孩子参加培训的目的从早期的兴趣培养转向职业化发展,尤其是升学途径的考虑。街舞从“叛逆”的代名词转变为积极健康的全民运动,未来十年仍有发展潜力。
霹雳舞的产业发展,是政策驱动、市场需求与文化认同共同作用的结果。政策的支持为霹雳舞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机遇,市场需求的增长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而文化认同则让霹雳舞在中国找到了独特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从数据到实践,从奥运赛场到社区商圈,霹雳舞这一“新势力”正以独特的姿态重塑体育产业格局,未来将创造更多的精彩与可能。
审核:张素琦